剖析新旧教材差异 畅谈高考复读“秘笈”
2023届高考复读咨询会在河源黄岗实验中学举行
■高考复读名师沙龙现场
■活动现场学生和家长认真听讲座
■河源黄岗实验中学高复部大楼
2022年高考志愿填报已经结束,同学们都在耐心等待最终的录取结果。录取结果出来以后会有一些同学因为各种原因与心仪的大学失之交臂,“青春不留遗憾,梦想不可缺席”,这些同学可能会萌生再努力一次的念头。然而,打算参加2023年高考的广东复读生,将面临新旧教材更替的特殊节点,新教材会不会对自己的成绩提升产生阻碍?以前所学的知识在新教材面前是否已经过时?是否需要重新学习高中三年的全部新教材内容?又该如何选择合适的复读学校?
就这些问题,7月10日下午,河源日报社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社会功能,体现社会担当,在河源黄岗实验中学多媒体报告厅举办“2023届高考复读咨询会”活动,邀请省、市教育专家及学科带头人围绕“复读生如何应对新旧教材变化”主题,为学生及家长答疑解惑。
两种教材在高考知识点方面
没有本质区别
“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改革,这届复读生比应届生其实更有优势。”河源黄岗实验中学副校长唐敦明说,新教材的改革就是进行知识的迁移,即把原有知识的运用方式或学习方法类推到新知识上,换言之就是用旧方法来学新知识。
唐敦明表示,新旧教材相比较,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变化,高考知识内容基本相同,复读生有了旧教材的知识底蕴和量的积累,再加上一年脚踏实地的复习,以及对部分新教材增加内容的学习整合,将使高中知识体系更加完善。而且,新教材的更换并不意味着更换命题专家团队,命题专家习惯了旧教材试题命制规律,在新教材命题时一定是既有新教材的特点又有旧教材的影子,试题会是新旧教材知识体系与特点相结合。所以,选择复读的学生没必要因为“三新”改革而过于担忧。
在专家报告会上,资深高中历史教师刘老师向现场的学生及家长分享了她对于历史学科新教材的理解和学习经验。
“新教材更强调时空观念,注重史料实证,涉及内容更全面。”刘老师认为,两种教材在高考知识点方面,没有本质不同,也没有知识点的本质区别。新教材是中国通史与世界通史结合三本选择性必修相结合,三本选择性必修与老教材有叠加之处,更突出主题学习,再结合旧教材的政治、经济、文化,就等于把原来一、二轮的复习直接结合起来,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同时,考查方式两者本质相同,都是新材料、新情境,考查史料阅读、分析与解读能力,都突出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突出创新意识与能力考查。
刘老师最后总结道,“三新”改革后的历史学习将由对史事的记忆转化为对历史的思考;由对知识的接受转化为对历史的探究;由对教材的复述转化为对历史的建构。了解这几个转变后,同学们就能更好地把历史这门科目学好,把知识点吃透。
复读生单独开班备考
可更好理解新旧教材差异
资深高中数学教师廖老师在咨询会上说道,新编教材对下一届学生来讲或许是“新的”,但对学校的老师来讲,早已熟悉并研究透彻,因为学校的高中课程持续在开展。高复部备考教师早已开始关注新教材内容和习题,对新旧教材的差异性已有总结,也已熟悉新课标指导下高考题型的变化规律,对复读生的总复习有相应的策略。
数学新教材加入了原先在选修出现的复数部分,从新教材的内容可以看出,原先三视图以及程序框图部分已经彻底删掉。新教材将旧教材必修的数列部分直接划入选修模块,并且和导数合并为一册,原先选修中的数学归纳法证明也合并到数列模块中。新教材将三角函数性质和恒等变换合在一起放在必修一,不等式性质和基本不等式是独立一章放在了必修一,解三角形在平面向量的应用中放在了必修二,命题、常用逻辑用语原先出自选修的内容合并成第一册的内容。廖老师说,紧跟老师的复习策略进行学习并多加练习,明年高考数学科目成绩肯定可以取得较大的提升。
廖老师认为,复读生如果在应届生班级插班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毕竟各科教师很难做到全面关注,只能以大多数的学生为主开展教学。如果是针对复读生单独开班,就基本没有影响。因为复读生单独开班,学校可以安排学科组在制定备考计划时考虑教材差异,制定新知识补充的计划,以及针对复读生的复习完善计划,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新旧教材差异。
锤炼好心态更有利于成功
“迎着狂风暴雨奋勇拼搏,为了自己想要的人生。经历过复读,内心将更加强大。”资深高中物理教师向老师一开讲就向在场的学生和家长分享道,如果觉得第一次高考没有令自己满意,在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勇敢地选择复读,因为复读考上理想的大学后,可以让一个少年快速成长,学会不悲观、不放弃。
如果选择了复读,就要放下包袱,相信自己,锤炼好心态更有利于在高考以及未来的人生中取得成功。向老师说,据他的很多学生反馈,在大学社团、学生会能力出众的,性格洒脱勇敢的,大多是复读生。因为他们普遍较为成熟,能珍惜来之不易的成果,也更能迅速找到奋斗的方向并有为之坚持的毅力。
减少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
提高知识水平与思维能力
在专家沙龙环节,主讲嘉宾王常斌说道,从2020年开始,高考命题就已经没有颁布过高考考试大纲,高考命题的依据是《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与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及国家课程标准。具体要求是,优化试题呈现方式,加强对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引导学生减少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培育学生思维能力与核心素养,重视学习的过程。
王常斌还说,高中的知识点就只有那么多,新教材就是在知识点的编排上产生了一点变化,通过对新旧教材的比对分析,实际上新教材语文、数学、英语、化学、地理5个科目相比旧教材在知识结构和模块上基本没有变化,只是历史、政治、生物、物理4个科目题增了少量内容。复读生有着3年学习的积累,更容易得到快速提升。同时,新教材更有新鲜感,更富挑战性,但总体难度还不如旧教材,广大复读生要有信心。
高考命题比较注重的是考生的思维能力,很少有直接取材于教材的内容试题,所以用什么样的教材并不是高考的关键所在,关键在于你在复读这一年中如何提高自己的基本知识水平和怎样去练就自己的思维能力与解题方法。
分层分类教学,强基培优
河源黄岗实验中学副校长陈志平,在清远市第一实验学校有4年分管高复部教学工作的经验,所带复读生在高考中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如今带着10人教师团队来到河源黄岗实验中学任教。陈志平说:“今年河源黄岗实验中学将招收6个班300名复读生,我将主管学校的高复部,整个教师团队教学经验丰富、实力过硬。”
今年河源黄岗实验中学高复部将通过加强教学教研、开展导师跟踪管理、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类教学和心理疏导等方式,强基培优,帮助复读生快速消化新教材,并在后期的复习中巩固基础知识,提高科目成绩。
学校高复部的教师会根据高考新要求,兼顾新教材知识进行整合,开展系统复习。教师团队会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评价体系》,并参考教育部统编的新教材,将新旧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在一年的时间里通过两轮甚至三轮复习,让参加复读的学生在复习中既能巩固旧教材的知识,又能补充新教材内容。将新教材内容贯穿到复习体系中,用最短的时间,确保复读生的学习有针对性、有成效。针对新增内容,学校教研团队在备考时会针对复读生的学习特点和知识模块进行统一部署,在保持复读生熟悉的原有教学模式下,将新知识点融入相似章节,开展关联性教学,夯实基础。
学生心声
今年能否复读?复读之后胜算如何?这是家长和学生心中最主要的疑问。在现场提问环节,学生和家长纷纷提出疑惑,抓住难得的机会与一线教师、校长、专家进行交流,为未来作出最好的决策。
来自龙川县第一中学的子鑫(化名)与父母一同前来听讲座,他今年高考分数为504分(物理方向),自己认为这次高考没有考好,这个成绩无法被心仪大学录取,所以希望通过复读一年考取心仪大学。子鑫在来市区之前也了解过几家复读机构,但还是担心不够稳定,毕竟这对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他最终将选择到民办高中复读。“之前一直担心是否要学习三年全部的新教材,在听完讲座后就明白了,今天就下定决心复读。”子鑫坚定地说道。
刘平先(化名)来自和平县福和高级中学,今年高考分数为479分(历史方向),对高考成绩不满意,认为自己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希望学校能设立专门复读班,这样就没有和应届生在一起学习的隐性压力,身边都是复读生,能够更加轻松从容地面对自己的复读时光。刘平先说:“我认为河源黄岗实验中学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有美丽的校园环境和完善的生活设施,并且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复读是一次勇敢的选择,选择一所好的复读学校,是在为这次选择负责。”
紫金中学的赖卿(化名)也来参加这次的复读咨询会,这次高考因为考前压力太大而发挥不佳,她坚定地对记者说道:“未来的事情,我无法预测,但我能做到的,就是抓住现在的每一次机会。到时候,不管结果如何,我已努力过了,人生无憾!”
■组稿:本报记者 邹力 摄影:邓金亮